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:一场改变命运的奇遇
在很久以前,青山脚下住着一位名叫阿福的樵夫。他每日上山砍柴,换来的铜钱刚好够买糙米充饥,破旧的草鞋走山路时总漏进石子,但他总是哼着小调,遇见受伤的野兔会包扎,看到饿晕的乞丐会分半块饼。
那年寒冬特别刺骨,阿福在悬崖边发现棵被雷劈倒的老松树。当他抡起斧头时,突然听见微弱的呜咽声——树洞里蜷缩着只前爪受伤的白狐,琥珀色的眼睛蒙着层水雾。同村樵夫都劝他:‘狐狸皮能换三斗米!’但阿福却撕下衣襟给白狐止血,还把怀里仅有的烤红薯掰成两半。
三个月后的清晨,阿福推开吱呀作响的柴门,发现院里整整齐齐码着够烧半年的干柴。灶台上煨着冒热气的蘑菇粥,旁边用石子压着张字条:‘酉时到落霞潭’。潭水倒映晚霞时,有位白衣姑娘从雾中走来,发间别着枚熟悉的松针簪。
‘我是山中的修行者,那日雷劫时多亏恩公相救。’姑娘说完轻挥衣袖,潭水突然泛起金光,显出阿福未来画面:他继续砍柴到白头,但每帮助一人,画面就变化一次——给独居阿婆挑水的次年,画面里多了片果园;教流浪儿认字的三年后,画面出现学堂...
最神奇的是当画面显示阿福八十寿辰时,满屋子都是他曾帮助过的人。白衣姑娘指尖轻点,阿福掌心多了粒银杏种子:‘种在门前,你的善心会让它长得比山还高。’
如今青山村确实有棵十人合抱的银杏树,树干天然形成‘福’字纹。树下茶摊的阿福爷爷总笑呵呵不收穷苦人的钱,而每个听完故事的旅人,都会在树干系根红绳再上路。有人说月圆时能看见白影在树梢掠过,但更常看见的,是村民们模仿阿福偷偷在树洞放粮食给过冬的鸟兽。
这故事被县志记载在‘异闻录’补遗篇,考古队曾在古银杏根部挖到宋代铜钱罐,里面除了开元通宝,还有枚刻着狐爪印的奇特钱币。而村里延续八百年的‘分福节’,正是当年阿福开始教娃娃们认字的日子。
如果你在深山路遇白狐,不妨学学阿福。毕竟谁说得准,那会不会是另一个等待被善良唤醒的奇迹呢?